新房

筛选
当前位置:桂林房地产网  > 楼市聚焦 > 国内楼市
分享到
微信扫码分享
房掌柜小程序端

房掌柜小程序端

点赞(0)
收藏

李宇嘉:中国楼市“限购版图”快速消解背后现实逻辑

来源:  中国证券网-上海证券 桂林房掌柜  2014-08-15 09:48:26
[摘要]被视作楼市调控利器的住房限购政策,其退出速度之快超出了预期。因为,即便管理层年初确定了“分类调控”的政策基调,允许部分库存过大的城市适度调整楼市政策以消化过剩供应,防范局部破门风险,但限购红线被视作“分类调控”不

  眼下,尽管楼市长效机制还未建立,但限购生存的环境已彻底改变,再继续大范围限购,不仅无助于治本,治标的效力也趋于衰减。而有限放松个人房贷政策所释放的需求,不仅有利于库存去化,还能缓解房企资金链紧张,为实施棚户区改造战略打开了空间。

  被视作楼市调控利器的住房限购政策,其退出速度之快超出了预期。因为,即便管理层年初确定了“分类调控”的政策基调,允许部分库存过大的城市适度调整楼市政策以消化过剩供应,防范局部破门风险,但限购红线被视作“分类调控”不可触碰的红线。所以,每当有城市试图以“去库存”为间接松绑限购政策,管理层总会及时叫停,最后不得不以地方政府辟谣或转入地下而不了了之。

  未料,刚进入下半年,管理层对地方政府松绑限购政策的态度就有了改变甚至逆转。这一明显的变化是从6月底呼和浩特公开发文松绑限购但未被“叫停”而开始的。考虑到不久前佛山、沈阳和长沙等地松绑限购的举动均被叫停的事实,呼和浩特成功突围,显然得到了管理层的默许甚至认可。其后短短一个半月,限购版图迅速瓦解,46个执行限购政策的城市中有30多个退出了限购,而且突破限购的动作也越来越大。福建出台了以全面放松外地人购房为主要内容的刺激政策,始终坚守限购的一线城市也有了退出的苗头。

  那么,限购政策退出的逻辑是什么?管理层的默认又出于什么考虑?

  笔者以为,要站在房地产市场化改革攻坚克难的角度看待限购的退出。限购行政干预的烙印太深,不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、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型的改革大方向。这一点在三中全会召开前夕,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专题会上就得到明确。习近平总书记当时提出了未来楼市发展要处理好的“四个关系”,核心就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。

  事实上,自1998年市场化改革以来,楼市之所以弊病丛生、问题重重,政府行政干预过多脱不了干系。据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情况,在今年前三轮被巡视的21个省份中,有20个发现了房地产业腐败。而从上游的土地出让、项目招投标,到中游的项目开发、规划管制,到下游的销售和分配环节,政府干预、行政审批贯穿房地产全过程,是腐败高发的源头。

  楼市市场化改革已过去了15年,尽管其在拉动经济、改善城市面貌和居住质量上成绩斐然,但在市场化的道路上有退步迹象。仔细梳理可见,在关键领域改革所遇到的各种阻力,基本都与房地产的行政干预和行政审批有关。对整个市场化改革而言、对未来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而言,已经到了若不推进房地产彻底的市场化,所有一切都将功亏一篑的地步。因此,取消限购,在房地产销售环节去除行政干预,只是整个市场化改革的一环。

  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看,2011年全国范围内实施限购原本就是不得已的选择。在楼市调控长效机制,如房地产税制改革、财税体制改革、中央地方关系调整、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住房保障等不到位的情况下,为调整楼市供求关系、控制房价上涨,需要有限购这样的治标之策为体制机制改革赢得时间和空间。眼下,尽管长效机制还在建立的途中,但限购生存的环境已彻底变化,此时继续大范围坚持限购,不仅无助于楼市治本,治标的效力也趋于衰减。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简艳霖

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,违规转载法律必究。
楼市爆料寻求报道,请点击这里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。

新闻排行

新闻推荐

  1. 1房地产收并购明显增多 百亿房企数量同比少了近一半
  2. 2多家房企半月内发短债拟募资44亿元 资金压力依然严峻
  3. 3特殊机会投资风口已来? 远洋资本再设6亿美元私募基金
  4. 4金地2021年利润总额下降21% 归母净利润94.6亿元
  5. 5加速风险出清 多家银行抛出房地产并购融资计划
  6. 6大悦城获100亿并购贷额度 并购资金“拿来易、用出难”?
  7. 7绿地控股选举张玉良为第十届董事长
  8. 8标普称116家房企今年国内债券到期金额约2300亿元
  9. 91月65城新房线上均价微跌 二手房挂牌均价微涨
  10. 10终究成了“小碧桂园”? 中梁把上市途中的物业公司卖了

楼盘推荐

视频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