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房

筛选
当前位置:桂林房地产网  > 楼市聚焦 > 市场研究
分享到
微信扫码分享
房掌柜小程序端

房掌柜小程序端

点赞(0)
收藏

众多房企扎堆进军养老地产 盈利模式亟待破冰

来源:房掌柜采编中心  整理 桂林房掌柜  2015-10-13 05:55:55
[摘要]几乎所有房企都在密切关注并研究这个领域,包括保利、万科、绿城、绿地、富力等龙头房企近年来均抛出了养老地产发展计划。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,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
 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,尽管市场里已出现学院式、会员制、社区物业、保姆式等繁多的养老地产模式,但大家都还在“试水”,还没有哪家企业敢拍胸脯说,已找到服务与盈利间的支点。“盈利模式的不成熟,养老项目用地、融资渠道、配套政策等解决方案的缺失,已成为房企发展养老地产的最大掣肘,”同策机构研究总监张宏伟对时代周报记者介绍道。

  “在各路资本疯狂涌进的当下,养老地产的运营、盈利模式却尚未找到合适出口,”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理事乌丹星也表示,国内很多的养老地产存在同质化问题,在内容上有缺陷,现在地产虽然冲在养老产业前面,但后续问题和困境也很显著,比如缺政策、缺资金、缺运营、缺盈利模式以及缺供需吻合政策人才等。

  “养老地产正处于看上去很美,执行却很难的阶段,国内还没有找到很好的盈利模式。我们鼓励地方积极尝试,但这需要很长的路要走。”万科总裁郁亮也如是说道。

  宋广菊也坦承,养老地产这种长期投入、持有运营型的地产模式,与以往房企的短期盈利生存模式天然不符,任何一点前期的预估不足,都可能造成投资风险。在此情况下,保利将养老地产的盈利模式定位为“微利”。盈利路径是这样的:短期,投入阶段,通过适老住宅销售反哺适老产品研发建设以及适老配套改造;中期,用3-5年的时间进入稳健运营阶段,实现营亏平衡;从长期来看,用8-10年的时间达到发达国家的盈利水平,打通金融通道、实现REITs上市。

  在有着欧美各国养老行业多年研究经验的清华大学博士王勤看来,目前,国内高端的人群需求被高估,而90%以上的中等收入人群被忽略。这是很多开发商无法盈利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  事实上,一个明显的现象,国内企业在进入养老产业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“高端”, 这只能形成一种供需错位。

  王勤指出,真正要做养老的企业,目前还在不断试错的过程当中。养老产业要迎来大发展,从人口的计算上,有5-10年的过渡期,眼下这个行业已有很多重复投资。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简艳霖

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,违规转载法律必究。
楼市爆料寻求报道,请点击这里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。

新闻排行

新闻推荐

  1. 1房地产收并购明显增多 百亿房企数量同比少了近一半
  2. 2多家房企半月内发短债拟募资44亿元 资金压力依然严峻
  3. 3特殊机会投资风口已来? 远洋资本再设6亿美元私募基金
  4. 4金地2021年利润总额下降21% 归母净利润94.6亿元
  5. 5加速风险出清 多家银行抛出房地产并购融资计划
  6. 6大悦城获100亿并购贷额度 并购资金“拿来易、用出难”?
  7. 7绿地控股选举张玉良为第十届董事长
  8. 8标普称116家房企今年国内债券到期金额约2300亿元
  9. 91月65城新房线上均价微跌 二手房挂牌均价微涨
  10. 10终究成了“小碧桂园”? 中梁把上市途中的物业公司卖了

楼盘推荐

视频推荐